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

牧師哈嘉德(Ted Haggard)



我在《以弗所書》第三十二課提到一個牧師哈嘉德(Ted Haggard),他是位于美國科羅拉多州(Colorado Springs)新生命教會(New Life Church)的創辦人和主任牧師,也是全美福音派聯盟(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angelicals)的主席。

牧師哈嘉德(Ted Haggard)
在2006年尾,他竟然被揭發隱藏多年侵淫在同性戀的丑聞。有一個男性工作者公開爆出他和牧師有三年每月一次的商業“性交易”,后者在性行為中還吸食毒品(methamphetamine and poppers)。Ted Haggard牧師后來承認自己犯了性不道德的罪,并發表公開信說 “There is a part of my life that is so repulsive and dark that I’ve been warring against it all of my adult life.”(在生命中有非常可憎和黑暗的一部分,是他成年后一直存在的斗爭。) 又說:“Then, because of pride, I began deceiving those I love the most because I didn’t want to hurt or disappoint them.”(人站的越高,就越容易受到驕傲的試探,為了保持一個正人君子的面目,就只好撒謊欺騙。)像這樣的“大牧師”,失敗之后,他要怎樣收拾殘局,他有沒有回頭之路?
今年初(2009年),美國 HBO 放映了電視記錄片《審判哈嘉德》(The Trials of Ted Haggard),講述這個昔日基督教領袖、今日被放逐與棄絕的“first class loser”(“頭等失敗者”──哈氏自嘲語)從爆發丑聞到今天的境況。

(“流放”中的哈嘉德與妻子)
基甸弟兄在他的博客《哼小調的哈比人》,以“一個墮落的基督教領袖的慘境與悲哀“為題,談論這部記錄片:
。。。拍片人佩洛西(Alexandra Pelosi,當今美國眾議院女議長的女兒)。。佩女士。。在2005年拍攝了《上帝的朋友》的紀錄片,探索福音派信仰與政治的關系(并非為了歌頌福音派 或宗教右翼、更不是為了傳教)。她采訪到不少福音派基督教的領袖,而其中就數哈嘉德這位牧養超大教會的名牧、魅力型福音派領袖對她最開放、最友好,她也因 此跟哈嘉德和他的家人熟識。那時的哈牧師可謂是春風得意、意氣風發,談起連小布什都得敬他這位“三千萬美國福音派基督徒的代表和領袖” 几分的時候更是豪情滿懷、牛氣沖天。然而僅僅一年以后(2006年),一名男ji在媒體爆料,揭發哈嘉德曾經嫖他并與他有同性-性關-系(該ji者一夜成 名,紅透媒體)。哈氏先是抵賴(只承認“有按摩”),最后在丟盡臉面的恥辱中被終止牧師職位和教會領袖的職分,“從恩典中墜落”。(2009年最新的新聞 又報道哈氏還曾經性侵在他的教會做志愿者的男孩子──說明男ji事件并非偶然失足、跌倒。)佩女士在震驚之余,仍然繼續保持跟哈氏和他一家的聯系,在他們 被趕出哈氏一手創辦的教會甚至科羅拉多州的顛沛“流放”中跟蹤他們的生活和遭遇,拍下一些零散的鏡頭,最終剪輯成為這部片子的主要內容。
在沒有看這部片子以前,我對哈氏丑聞的看法也是“很容易想象”的。就是說,如果你問一些基督徒對這件事情的看法,我的意見跟典型的“標准答案”不會有多少 不同。也許我會說我會為他的悔改禱告、他的墮落讓基督徒警醒等等“屬靈”與“神學正確”的話。但內心深處,我的感受可能更復雜。一方面,我對如此駭人的虛 偽感到惡心──作為“道德多數”的招牌人物,講道特別有煽動性和震撼力(而且以此自豪)的哈氏平時在講道的時候可沒有少講基督徒的性道德和誠實的話題,而 且是那種顯得特別真誠、特別感人的“權能布道”。而且宗教右翼的“文化戰爭”,最主要的“石蕊試紙”就是反同性戀,對很多基督徒來說,同性淫亂似乎是比異 性淫亂或者歧視他人、仇恨他人、不寬容等“小罪”大得多的“大罪”。哈氏的丑聞,可以說是宗教虛偽的極致(我在電視片里看到他那張堆著笑容的臉,實在有一 種惡心的感覺和強烈的反感),我們甚至忍不住要引用聖經里面關于罪人“妄為當得的報應”和“那絆倒人的有禍了”的經文來說明上帝的懲罰全然公正──也就是 說,哈氏是自食其果、罪有應得。另一方面,我也為哈氏丑聞所暴露的人性的黑暗和人心之難測而震驚和恐懼。哈氏這樣的名牧與教會領袖,對很多基督徒來說,也 是明星,想必在基督徒里面也有很多“粉絲”吧。他也許天天教導別人、給性方面有問題的人心理輔導,可誰知道他心里面如此可怕的掙扎與黑暗呢?這樣的“高處 不勝寒”真的讓人不寒而栗。

但是看了這部片子,我覺得這部紀錄片令人反思的,比這些更多、更深。片子主要反映“墮落在教會與恩典之外”的哈氏的淒涼、悲慘、絕望的慘況。哈氏是學聖經 出身(本科畢業),很年輕就創辦教會、當牧師,除了當牧師他別無一技之長。如今他絕對不可能再做基督教的事情,而要跟“常人”一樣到“ 世俗”社會去掙錢養家糊口,甚至挨家挨戶賣保險而受盡冷眼,其窘迫、困難可想而知。他們一家居無定所,四處漂泊流浪打游擊,而且經濟上陷入貧困潦倒的境 地。而他自己覺得最傷心的,還不是這些,而是被自己的教會、被自己以前的“粉絲”棄絕的痛苦(想起春晚台詞“從前人吃粉絲,如今粉絲吃人”來了)。片子里 開頭他還能擠出他那張招牌笑臉講一些“我理解教會,他們這樣處罰我是應該的”之類的高調的話,我們也看到他的教會的那些姐妹為他傷痛流淚的鏡頭。但到了后 面,隨著自己和家人境況的日益惡化,隨著教會一些嚴厲的紀律的實施,他開始有一些怨恨甚至苦毒出來。他說“教會對我說‘去下地獄吧’。教會選擇不饒恕我, 而是流放我”。片子里也確實有教會領袖和普通信徒公開說哈嘉德應該自覺消失、不再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面。哈氏在回答“你以前為什么要撒謊、隱瞞”的時候 說: “我是害怕。我覺得自己是三千萬基督徒的代言人、一萬四千人的大教會的名牧。我如果承認自己的失敗會傷害教會的事業,也會讓自己遭到教會的棄絕。但現在你 看,我害怕的事情確實發生了,而且更糟。”在講述這些的時候,這部片子的基調并不是幸災樂禍,反而明顯顯出對哈氏和他的家人的同情。

對犯罪跌倒的基督徒,教會當然也需要紀律。而且像哈氏這樣的有性變-態問題的人,將他與教會隔離,對教會會眾和他自己都是一種保護(正因為這個原因人們對 天主教會袒護性侵兒童的神職人員的做法特別憤慨)。這本身跟愛心并不矛盾。但是如果僅僅看這部片子的描述(我不能確定這部片子是基本真實還是有偏見和不公 允的地方),教會對這件事情的處理確實不乏公義而缺少恩典,而且也可能因為哈氏的問題有同性戀性質而有雙重標准。(一些美國教會對牧師、領袖“異性戀”出 軌的處理似乎比對哈氏的處理要寬容。另外,美國媒體曾經報道說哈氏經過屬靈心理醫治,同性戀“毛病”已經完全“治愈”,引發美國上下一片嘲諷,成為搞笑脫 口秀的諷刺話題和大眾的笑柄。但哈氏在這部片子里說他沒說過這樣的話,是教會領袖向媒體如此宣布的。他承認他現在心里仍然有同性戀的掙扎。)哈氏說“如今 教會不愿意再跟我有任何關系。我跟他們要做的(business)無關。──但是聖經怎么說呢?耶穌降世,豈不是為了拯救罪人嗎?教會的 business,豈不是拯救像我這樣的罪人嗎?”撇開哈氏可能有的怨毒不說,我覺得這話應該令“福音派”基督徒感到扎心。“罪有應得”說起來是“公義 ”,但實際上也只能稱得上是“禍音”。而罪人“因信稱義”,本來就是不配得到的恩典,上帝的恩典絕對不受人的罪是“大”還是“小”(其實在上帝眼里罪就是 罪,無所謂大小)、或者一個人是否曾經有名有錢或有權有勢的限制──這才是“福音”。今天的“福音派”,也許花太多的時間忙于定罪他人、“憤世嫉俗”,而 忘了使“福音”成為真正的“福音”的──恩典。也許我們太忙于“反同性戀”以表明自己的立場和路線是站在上帝(或者“正統基督教”)的一邊,而忘了我們自 己也有“異性戀”方面的掙扎或跌倒。。。當然,公義和恩典,永遠是難以“平衡”的兩端。我承認我這些感受也可能是對其他基督徒的苛求,而且我自己也有很多 困惑,這部片子,帶給我自己的,也許更多的是問題而不是答案。

片子里的哈嘉德盡管似乎不是沒有苦毒,但他說自己知道今天仍然堅信上帝的恩典。他說如果沒有信仰,他早就自殺了。片子里最令我難忘的鏡頭,是哈嘉德流落在 亞利桑那州在沙漠礦野里讀聖經,讀詩篇里面那些在落難中向上帝掏心掏肺地求告的詩句(我在亞利桑那住過,知道那里沙漠礦野隨處可見)。

我對他的那張臉的厭惡突然消失,心里面卻生出一種深深的同情、悲傷和感動。在他們東搬西運的車子上,哈嘉德跟妻子一起讀聖經、一起禱告。他和妻子都說,聖 經一天不讀都不行,是聖經,也只有聖經,讓他們可能渡過被人棄絕、痛苦不堪的一個個漫漫長夜。哈氏說“我寧愿像現在這樣破碎不堪、惡名加身,也不再愿意像 以前那樣人格分裂、內心充滿可怕的掙扎了。”而且他說盡管自己徹底失敗而且假冒偽善,但聖經上的教導仍然是正確的。當佩氏問他“如果你有自由可以選擇做一 個同性戀者、還是一個福音派基督徒,你會選哪一個”的時候,他沒有說“我就是我,我的性傾向不是我自己選擇的”之類的“政治正確”的話,而是說“我還是 我,我的信仰是福音派基督徒的信仰”。

在這部整體色調偏于抑郁、灰色、暗淡的片子里面,除了聖經(片子里有几處聖經“大黑書”的特寫鏡頭),也許唯一帶給人正面感受的,是哈氏妻子對他的愛心。 哈妻承認自己以前完全被蒙在鼓里,對老公內心的黑暗與掙扎完全無知。但當事情暴露以后,當他們的“粉絲”、朋友都選擇跟她老公划清界限的時候,哈妻選擇了 不離不棄,繼續陪老公走完漫長痛苦的人生道路。她淡淡地說:“我只是愛他,他值得我愛,只因為他是一個人。我不愿意在他犯錯誤的時候落石下井。對我來說, 聖經教導我要愛罪人、饒恕傷害自己的人甚至自己的仇敵,我只是照著聖經上教導的去做”。我相信在不信上帝和聖經的人看來,哈妻這樣“毫無原則”的愛可能跟 縱容自己的老婆紅杏出牆的男人一樣可笑或者可鄙,但當我看到哈妻跟老公在“流放”路上吭哧吭哧地把裝著他們的家當的大紙箱抬下租的U-haul卡車的時 候,我卻眼睛發熱、几乎流淚。

拍這部片子的佩女士顯然也被哈妻感動了。而且她說以前自己作為一個挂名的基督徒,對聖經、對信仰從來沒有過認真的了解和關心。哈氏夫婦在慘景中對聖經、對 信仰的信賴,以及他們的經歷中的被棄絕與蒙恩典的吊詭,讓她開始認真思考聖經和基督教信仰。在接受《今日基督教》采訪的時候,她說:“有些人看了這部片子 可能會對教會產生反感(anti-church),但這部片子會讓人真正地對聖經產生好感(pro-Bible),從某種角度來說它會讓人更親近上帝 (pro-God),因為你在聖經里能讀到關于這些(饒恕、愛、寬容等)的話,你會贊嘆‘哇’。”

我能 “阿門”佩女士的看法。在一個墮落的基督教領袖的慘境和悲哀之中,我仍然能從這部片子里看到超絕的希望和上帝的大愛,這本身,不就是一種恩典嗎?(完)
現在我再問:基督徒在所做的事工上失敗后,要怎樣收拾殘局?“篡位”失敗后,除了“死”之外,還有什么回頭的路?牧師哈嘉德(Ted Haggard)是不是在犯罪跌倒之后要被流放,淒淒慘慘地過余生?
絕對不是。當基督教領袖犯罪作惡,跌入萬丈深淵的時候,他是不用“。。自殺的。”(哈嘉德語)“大牧師”以利亞也有事奉的陰暗期,雖然不是“哈嘉德式”的 失敗,但他竟然在大勝巴力先知和降雨行神跡后,被耶洗別一句恐嚇的話,嚇得屁滾尿流,逃命到西奈山,坐在那里求死(王上十九:1-4)。當基督徒犯罪的時 候,撒但一定進來說:“你有罪了!”,意思是:“你該死,你現在可能不能得赦免了。”這是撒但的聲音,是它惡意的控告,目的就是盼望你不要再回到上帝的面 前。它制造一種“上帝恨惡罪人”的觀念,使你懼怕回到上帝的面前,說你應當受上帝的審判,要把你丟棄。所以很多基督徒犯罪之后不敢回到教會,以為自己從恩 典中墜落,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。
我們千萬不要上了它的當。基督徒也好,領袖也好,犯罪跌倒之后,要真心誠意地認罪悔改,“我們若認自己的罪,上帝是信實的,是公義的,必要赦免我們的罪, 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。”(約壹一:9)在“曠野流放”一段時間會有的,也是好的,教會可以在一段日子后重新接納他。亞多尼雅失敗后不是一定要死的。

默想:


 唐崇榮牧師在神學講座《聖靈、良心、或撒但的聲音》這樣說:
「你有罪了!」怎么知道這句話不是撒但說的、也不是良心說的,而是上帝說的呢?當聖靈講這句話的時候,是以慈愛的母親對孩子那樣的心情講的:「你有病了, 你知道你的身體現在不健康嗎?」因為我們原是蒙他救贖并領受聖靈的印記。就如同母親生下孩子一樣,聖靈也重生了我們﹔我們接受新的生命以后,他就成為保惠 師在我們里面。

我們還會犯罪嗎?還會。聖徒有軟弱嗎?有。雖然我們信主了,但還是軟弱的人,還可能犯罪。不過聖徒犯罪和非基督徒犯罪不同,非基督徒犯罪是常例,是繼續不 斷傲慢地、自夸地玩弄罪惡。聖徒犯罪是因為軟弱、失敗,當我們破例犯罪以后,我們心中痛苦、悔不當初,只盼望主快快赦免。所以聖靈看見上帝的兒女犯罪以后 就擔憂。
保羅說:「你不要使聖靈擔憂,他原是你們得贖的印記,你不要叫他擔憂。」(參:弗四:30)一個孩子不犯罪不是怕父母,乃是不要父母因他犯罪以后憂傷,這 是好孩子。「你犯罪,我打死你!」因為怕被打死,所以不犯罪的不是好孩子,說這種恐嚇的話的也不是好母親。「你如果犯罪,我會很傷心」,這才是好母親說的 話。所以聖靈說:「你有罪了!」動機是善意的。
「上帝不是叫人混亂,乃是叫人安靜。」(林前十四:33)這句話如果解釋成:「我在靈恩派里已經很平安了,現在你講這些話我就混亂了,所以一定不是上帝的 聲音。」那就不對了,因為「上帝不叫人混亂」乃是指以真理鎮定人的心、使人從混亂中間出來的意思。當聖靈說:「你有罪了!」他不是要你失望,因為上帝是使 人產生盼望的上帝,特別是對他所拯救的兒女,他不是把將殘的燈火熄滅掉、不是把壓傷的蘆葦折斷,他乃是要復興你。所以當聖靈說:「你有罪了!」他的意思是 說:「你是上帝的兒女,你知道你病了嗎?你知道你傷了我的心嗎?你知道你自暴自棄做錯了事嗎?回頭吧!」這是第一點。
第二,他要使你回想基督為你死所付的代價,他所成全的救恩、所運行的能力還能夠把你挽回。
第三,他要叫你回想當初你順服上帝的那個時刻,你是怎樣回到上帝的面前,在他的實血中洗淨的,現在仍要如此。
所以,聖靈的聲音是充滿慈愛的,雖然嚴厲卻不是叫你死,乃是叫你重新得著更丰盛的生命。撒但的聲音在你犯罪之前是盡其誘惑之能事,非常動聽﹔但當你犯罪之后,就反過來板起無情的臉孔對你說些使你絕望的話。良心的聲音則是代表上帝向你說話,但并不完全准確,因為已經受過玷污。(完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